《君子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所作,这首诗描绘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君子品格的崇敬和赞美。本文将从原文、翻译及赏析三个方面来探讨《君子行》的含义。
原文:。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君子的行为举止,要静下心来修身养性,俭朴无华地陶冶品德。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宁静淡泊,才能使自己走得更远。读书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才智。没有远大的志向,便无法成就一番学问。沉溺于安逸和懒惰中,就无法激发精神;狂妄躁动,也无法调和性情。时间流逝,时光荏苒,若不注重修身养性,便会渐渐失去与时俱进的机会,失去走向世界的机会,只能落得一个守着贫窭的房子,独自悲叹的下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君子行为的描述,表现的是王之涣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于道德品质的崇敬。首先,君子之行“静以修身”,即要静下心来修身养性,这句话反映了王之涣对于内在修养的重视。其次,君子之行“俭以养德”,意味着要抛弃浮华与虚荣,追求真正的美德。再者,王之涣认为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这条规律极大地启发了后人,使得大家更加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最后,诗中“多不接世”、“将复何及”,反映了王之涣对于自我追求的无穷无尽和无止境的渴望。
综上所述,王之涣的《君子行》是一首富有启示和哲理的诗歌,其旨在嘉奖君子的道德高尚和精神追求,弘扬社会正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的诗篇对于人们在生活中的品格修养和价值观念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它是一首值得流传的经典之作。
君子行原文及翻译
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原文出自《礼记·大学》:“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之至,而神明之治焉;自强不息,而上下之义明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所不为下,无所不为勇,无所不为知。”。翻译:君子的行为,要保持内心的平静,通过节俭来修养自己的品德,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君子注重自身的根本,只有根本立得稳固,道路才能通畅。孝顺和尊敬长辈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神明的庇佑。自我强化不断,才能明确上下之间的义务。明白智慧的人不如那些喜欢实践的人,而真正喜欢实践的人不如那些乐在其中的人。君子在任何环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品位,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行为。无论身处富贵或贫贱,都要以适当的方式行事。他们不会因为与异族或者遇到艰难险阻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君子在任何地方都要做得好、勇敢、有智慧。
君子行的赏析
《君子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君子的品格和行为。全诗用八个动词展现了君子的优良品德和行为。首先,“温故知新”,君子懂得尊重历史,由前人的经验教训,来认识今天的社会,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其次,“衣旧书常谨”,君子注重修养,不仅言行得当,衣着朴素,而且经常学习读书,以至于常常手不释卷。第三,“为群己之任”,君子讲究责任感,了解自己的职责,力求做到尽责。第四,“让于人后”,君子懂得谦虚,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第五,“临深履薄”,君子不怕困难和危险,细心处事,脚踏实地。第六,“夙兴夜寐”,君子不仅勤奋工作,还注重健康,早睡早起,保持精神状态佳。第七,“道之以政”,君子注重治理,尽力为人民做好事,用自己的道德引导人们。最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从家庭到国家,认真负责,让整个社会和谐平稳。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君子的高尚品德和卓越行为,是一首具有典范意义的诗篇。